不知天上宫阙是什么歌-不知天上宫阙的歌

倾城 歌曲百科 2025-11-07 8 1

“不知天上宫阙”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经典词作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,该词后被多次谱曲成歌,最著名的现代版本是歌曲《但愿人长久》。以下是具体信息:

1. 歌词来源与创作背景

  • 原词作者:苏轼(北宋),创作于1076年中秋。词中“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”表达了对宇宙时空的哲思与人生感慨,全词以月寄情,抒发了对胞弟苏辙的思念及豁达的人生态度。
  • 词作全文节选
  • 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

    不知天上宫阙是什么歌-不知天上宫阙的歌

    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

    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

    不知天上宫阙是什么歌-不知天上宫阙的歌

    ……(后接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”等名句)。

    2. 现代歌曲版本

  • 《但愿人长久》(又名《明月几时有》)
  • 作曲:梁弘志(台湾音乐人)。
  • 首唱与传播
  • 邓丽君:1983年首次演唱并收录于专辑《淡淡幽情》,以古典诗词融合现代编曲(钢琴、弦乐为主),成为经典。
  • 王菲:1995年翻唱版收录于专辑《菲靡靡之音》,空灵嗓音赋予新意,影响力广泛,被用作天津大学图书馆闭馆音乐(2015-2022年)。
  • 其他演绎:张学友、龚琳娜、谭晶等歌手均翻唱过,涵盖京剧、黄梅戏、民族唱法等多元风格。
  • 3. 歌曲艺术特点

  • 曲式结构:采用 A+B+A 三段式,旋律舒缓(4/4节拍),音程跨度小,强调“以词就曲”——如“明月几时有”与“我欲乘风归去”两段旋律相似,深化古典意境。
  • 演唱技巧
  • 邓丽君:尾音颤音处理,情感波动细腻。
  • 王菲:高音区假声空灵,延长音自然缥缈。
  • 高潮部分“照无眠”的“无”字为最高音,情绪升华。
  • 4. 文化影响

  • 中秋象征:歌曲成为两岸三地中秋节的“标志性音乐”,承载团圆、思念的文化内涵。
  • 跨时代传承:苏轼原词千年传诵,现代歌曲版本超20种,体现传统文学与流行音乐的融合生命力。
  • 总结

    “不知天上宫阙”出自苏轼《水调歌头》,其现代歌曲代表作《但愿人长久》由邓丽君首唱、王菲翻唱走红,是中秋文化的经典之声。若需试听,可搜索邓丽君1983年专辑《淡淡幽情》或王菲1995年专辑《菲靡靡之音》。

    评论

    精彩评论
    • 2025-11-08 05:24:54

      “不知天上宫阙”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经典词作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,该词后被多次谱曲成歌,最著名的现代版本是歌曲《但愿人长久》。以下是具体信息: 1. 歌词来源与创作背景原词作者:苏轼(北宋),创作于1076年中秋。词中“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”表达了对宇宙时空的哲思与人生感慨,全词以月寄情